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台南之旅

今年的年度旅遊計劃,在多方的思考後,終於決定來台南旅遊,原本是想去蘭嶼,但不知怎麼著,今年夏天似乎特別的熱,連我這種不太怕熱的體質,都覺的難以忍受的天氣,讓我喪失了前往蘭嶼的勇氣,於是轉個念頭,想起了我當兵時新訓中心是在台南官田,假日休假時,曾到台南市區晃晃,相隔了18年都未曾踏上台南這塊土地,乾脆趁這次機會,來個舊地重遊,看看能不能喚起我對台南的一絲記憶。

台南府城最有名的就是小吃和古蹟,我對吃的比較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不過參觀古蹟倒是我最近幾年來假日常做的休閒活動。所以這一次真的是在三天短暫的時間裡馬不停蹄的走訪了台南知名的古蹟。

第一站當然是來到台南最知名的景點---赤崁樓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赤崁樓內的鄭成功與荷軍議和雕像,聽說以前叫鄭成功受降圖,後來因為爭議過大,才改為鄭成功議和圖。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這九塊龜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年為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碑以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我抵達赤崁樓時已近傍晚時分,樓內的燈正一盞一盞的開啟,拍這張照片時燈的色溫與實際的天光搭配的剛好,明暗比例恰到好處,我自己還蠻喜歡這張的。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普羅民遮城復原模型---這是在西元一六五三年荷蘭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樣貌。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赤崁樓旁的文昌閣,夜晚的文昌閣格外美麗。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荷蘭時期普羅民遮城殘跡,此為糖加水後,搗和糯米汁、牡蠣殼(三合土)而砌成。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夜晚的赤崁樓---拍這張照片時大概是晚上8,9點左右,樓內的燈已全部點亮,跟白天的赤崁樓呈現不同的風情。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星期六一大早,我就搭上台南市觀光公車,來到億載金城參觀。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億載金城入口---正門入口是紅磚砌造的矩形城門,中央用圓拱形的隧道式城門洞連通砲臺內。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億載金城不僅是全台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脫朗大砲的砲台。英製阿姆斯脫朗十八噸大砲,形如酒瓶,砲位與砲位間有隔堆分隔,兼作臨時儲彈室。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離開億載金城之前,我站在高處往入口拍去。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林默娘公園---這座林默娘雕像高約十六公尺餘,基座高四公尺,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捐贈,媽祖也算是我常拜的神祇,我以非常恭敬的心情拍下這座雕像。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我站在林默娘公園的觀景台上拍向台南運河出海口。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位在安億橋旁的運河博物館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荷蘭人所建熱蘭遮城復原模型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熱蘭遮城城壁遺跡---高三丈餘,城壁是用糯米汁、糖水、蚵灰殼和成泥,以紅磚砌成。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古堡---原為荷蘭人於1624年所建,1634年(明崇禎七年)完成,初名奧倫治城,後改名熱蘭遮城,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城稱為「紅毛城」。台灣光復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古堡內的清領時期的古砲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英商德記洋行---建於清同治6年,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今台南市古堡街108號)。此時洋行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交易。英商德記洋行與後後來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列為三級古蹟。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樹屋---位於德記洋行隔壁,最初為洋行倉庫,從砌牆古磚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及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作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樹屋內目前設置木棧板方便遊客參觀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樹屋內盤根錯節的老樹蔚為奇觀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樹屋外側一新建的水車公園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安平運河旁的腳踏車道,傍晚時分許多人在此騎腳踏車。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德商東興洋行---同治2年外商紛紛於安平設立洋行,德商東興洋行便是其中之一。它和英商德記、怡記、和記、德商東興和美商唻記等,合稱安平五大洋行。今台南市安北路183巷19號。列為三級古蹟。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東興洋行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四草大眾廟---本廟主祀「鎮海元帥」,名為陳酉,台灣人,清朝平亂有功封官於朝,累陞提督鎮守臺南。乾隆諡封陳酉為「鎮海元帥」,立廟留名。本廟迄今已二百餘年歷史,為四草漁民及四方信眾信仰,歷來香火鼎盛神威遠播。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搭竹筏遊四草紅樹林隧道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竹筏上還有解說員講解紅樹林生態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竹筏上一位坐在我前方的女孩,在她不經意轉身時,拍下她的倩影。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四草砲台---四草砲台是西元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時,為防英軍進逼台灣,清朝台灣兵備道姚瑩奏議在全台南北各地建17 處海口防禦砲台,四草砲台便是其中之一。從此,四草砲台就和對岸的安平小砲台、後來興建的億載金城,共同防禦外敵並捍護台海航運的安全。而後四草砲台歷經清領、日據的變遷,直到光復後成為鎮海國小的圍牆。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台南公園內美麗的涼亭與曲橋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台南公園內表演溜冰加彩帶舞的小女生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台南公園入口---拍完這張照片後,就結束了這次的台南之旅,即將搭車回桃園,下次有機會再來吧。
寄件者 台南之旅_07232010-07252010
這是台南市的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