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還蠻愛吃牛肉的,我喜歡吃牛肉麵,也愛吃牛排,桃園地區的新明牛肉麵,合浦刀切麵館,貴族世家牛排,都是我的最愛,我每次去新明牛肉麵吃,都叫老闆加湯又加麵,因為它加湯加麵都不另外收錢,真是經濟又實惠,不過說真的,我每次吃牛肉,都沒認真去想我吃的到底是美國牛,澳洲牛,還是台灣牛,倒是最近開放美國牛內臟及帶骨牛肉進口的新聞吵的沸沸揚揚,我才去注意到這個問題。
根據高雄長庚榮譽副院長陳順勝指出,狂牛病的致病因子--異常普利昂蛋白(PrPsc),潛伏期長達七年、在土壤中三年還有活性,要用攝氏一千度高溫,連續燒三十分鐘才能殺死,如果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牛絞肉與牛內臟進口,這就意味著,我們都將面臨被這種病毒感染的威脅。最近一些衛生署的官員忙著親上火線,對媒體說明政府面對美國牛進口,提出所謂的「三管五卡」的檢驗標準,不過這種檢驗標準到底跟一般普遍的檢驗標準有什麼不同,我想大概也沒什麼人會清楚吧。也許有人會說,那我不吃牛肉,應該不會被感染吧,問題是當感染牛入侵人體、土壤、家畜等,造成不可逆的生態惡果,當它進入到食物鏈後,就不是不吃就會沒事的。
還是希望政府當局拿出魄力,重啟跟美國的談判,不要因為台灣是小國,就要接受這種不平等待遇,像韓國,日本,都是以比台灣更嚴苛的條件來箝制美國牛肉的進口。
網路上有一個網友為了抗議美國牛肉進口,不惜吃牛糞來表達內心的不滿,我只能說他真的是太勇敢了。
